好,這個故事叫《龜王》,講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之一,發表在名為《慈悲之聲》的雜誌上。[…]很久、很久、很久…以前,有一位龜王日夜精進打坐。[…]因此,由於龜王對整個烏龜族群盡心盡力的照顧,這些烏龜(族人)非常和諧且和平地生活在一起,沒有任何不好的事發生。[…]這意味著這位龜(族人)受到所有龜(族人)的尊敬,因此大多數龜(族人)都選他為國王。當龜族社會中出現不滿,出現不和諧或不公平的事情時,他們就請龜王來解決。[…]
有另一位龜(族人)想成為龜群之王。事情是這樣的。那位龜(族人)也是烏龜,但他住在不同的地區,領導著不同的烏龜族群,他非常想成為龜王。他看到這位烏龜(族人)那麼有名,且那麼受大家尊敬。他知道這一點。但他沒有說什麼,也沒有把這位烏龜(族人)拿出來當沙袋打。
那位龜(族人)帶領著另一群烏龜住在附近,並沒有和這群烏龜住在一起,而是住在附近的山上。第二群烏龜(族人)居住的地區,有許多蜥蜴(族人)爬在高大的老樹上,時常掉到地上。那些蜥蜴(族人)會掉到烏龜(族人)身上,或有時掉到烏龜殼上。但這還不算什麼,什麼都還沒發生。那些第二群烏龜(族人)覺得蜥蜴(族人)好厲害,從很高的地方掉到地上,卻沒有死。所以那些烏龜(族人)有時會站起來一起拍腳來讚美蜥蜴(族人)。
所以我們不缺這種烏龜(族人)。他們無事可做,只會站在那裡看蜥蜴(族人)掉下來,並鼓掌稱讚他們。烏龜(族人)這樣做是還好,但如果人類這樣做就太可笑了。你們見過類似這樣的人嗎?(有,見過。)有嗎?不要這樣說。如果你這樣說,你可能會被他們拿出來當成沙袋打,是啊!但可能沒有這樣的人。(有,有這樣的人。)有這樣的人,看到蜥蜴(族人)掉下來就拍手。最多就是看到一些牛(族人)打架而拍手,而不是像看到蜥蜴(族人)掉下來的那樣。有點相似,但不一樣,對吧?是啊。所以…也無妨啦,讚美一下也是可以的:「蜥蜴(族人)從那麼高的地方掉到地上卻沒有死,真棒!」
然後那些烏龜(族人)就站在那裡拍腳。整天都這樣,吃完飯後,他們就站在那裡等著蜥蜴(族人)掉下來,為了要觀看,因為他們沒有電視。所以他們就看蜥蜴(族人)掉下來,作為一種自我娛樂。然後,帶領那群烏龜的龜(族人)也沒說什麼。但是那位聰明的龜(族人),那位受大家尊敬的龜(族人),他是龜王。龜王和小群體的首領是不一樣的。而另一位龜(族人)只是那個小群體的首領,只限於一個小群體,但不是龜王。
而這一位既是龜王,也是龜群的首領。然後這位龜王開始思考蜥蜴(族人)的行為,如果蜥蜴(族人)一直這樣從〔高樹上〕掉下來的話,那麼總有一天會招來一場災難,但他不知道會是怎樣的災難。還不知道會是什麼災難,只是想說總有一天災難會降臨,僅此而已。所以對我們這群烏龜(族人)來說,最好是尋找另一個居住之地,對另一群烏龜(族人)來說,也最好尋找另一個居住之地。不然的話,如果蜥蜴(族人)每天都這樣一直瘋狂地掉下來,我們就會有麻煩了。
剛想完,龜王就想搬到別的地方,這時另一個首領的龜群來了,想在這個區域休息、住下來。於是龜王就來阻止他們說:「我的朋友們,你們不能在這裡修行,因為他們會毀了我們。因為那些樹上的蜥蜴(族人)總是一直掉下來,終有一天,他們會讓我們失去生命,或者會牽扯到什麼不吉利的事。所以,我親愛的朋友們,請你們去別的地方吧,別再在這裡逗留了。」
可是那群龜(族人)非常愚蠢,他們沒有聽龜王的話。他們說:「你為何阻止我們?我們是自由的,想待在哪裡就待在哪裡,你別管我們!」所以他們就待在那裡,不想去別的地方。他們不聽勸,反而把龜王罵了一頓,並決定留在那個地方。於是龜王再也無法說服那群龜(族人)了。他不斷地勸告他們,但是毫無效果,他為他們感到可憐,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。龜王一直勸他們離開,但都沒有用。他越說,他們越不尊重他,越辱罵他和強烈反對他。於是這位龜王帶著他的龜群,包括那些跟他印心的龜(族人),前往另一個地方。並讓另一群龜(族人)留在那裡,隨他們的意願,想修什麼就修什麼。
龜王帶領他的龜群到了另一個區域之後,便不再與留下的龜群聯繫,也不再來往。龜王的龜群走後十天,有一群象(族人)吃飽飯後,來到那棵高大的古樹下休息。休息了一會兒,突然有很多蜥蜴(族人)從樹上掉下來,有的落在了大象(族人)的耳朵裡。有的落在了另一位大象(族人)的鼻子裡,有的還落進了另一位大象(族人)的眼睛裡。大象(族人)很不開心,同時也感到很癢。蜥蜴(族人)掉下來後,又爬進大象(族人)的耳朵裡,就像在給大象(族人)搔癢一樣。
這些大象(族人)感到很癢。實在太癢了,然後他們很惱火,又很生氣地站起來,甩動他們的耳朵,擺動他們的尾巴。並甩動他們的獠牙…啊,不是他們的獠牙,是甩動他們的鼻子,並用鼻子拍打任何東西。拍打樹木、樹枝,把它們打得四分五裂。他們發出很大的吼叫聲。而其他沒有被蜥蜴(族人)掉進他們頭裡、鼻子裡、耳朵裡、喉嚨裡的大象(族人)…聽到了那位大象(族人)那麼大聲地吼叫,還瘋狂地拍打自己的耳朵和鼻子,心想一定是發生什麼事了。有(翻譯)嗎?他們以為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了,所以也大聲吼叫,然後也開始瘋狂奔跑。
而且你們知道每次大象(族人)都是怎麼跑的吧?也就像是有人在走路和跑步時,不顧慮其他人的安靜一樣,有點類似那樣。只是類似,不完全一樣。只是類似而已。因此你們走路或跑步時應該更加小心,不要發出太大的噪音,也不要讓灰塵四處飛揚。別人在打坐入定,你若把他們從入定中拉出來,會造不好的業障。
於是,這群大象(族人)開始瘋狂奔跑。然後烏龜(族人)就從東跑到西、從北跑到南,用龜(族人)奔跑的方式。龜(族人)緩慢奔跑的方式。那些龜(族人)隨後就被這些大象(族人)踩踏。大象(族人)的腳很大,他們踩在龜(族人)身上,把龜(族人)的龜殼踩爛,把龜(族人)的脖子踩斷,很多龜(族人)都死了…
龜(族人)如果沒死,就是受了傷。當時,他們來不及叫救護車。因為正值假日,所以有大量的龜(族人)受傷而死。受傷的龜(族人)太多了,紅十字會的救護車無法將他們全部載走。所以那天,很多龜(族人)都死了,所以那群龜(族人)的首領…還記得嗎?你們也應該小心走路,以免踩到地上的其他眾生。你們應該看看路上是否有其他昆蟲或小動物(族人)如蝸牛、毛毛蟲等。不要把他們踩在腳下。這就是為什麼我晚上走路時,會用手電筒照路。有時候你在晚上是看不到的。白天可能看得到,但晚上就看不到了。然後當你漫不經心地走路,看著天空和月亮時,就會踩到地上的那些眾生!所以在象(族人)踩踏龜(族人)造成龜族人大量死亡之後,就連龜群的首領也差點喪命。
這群龜(族人)的首領並沒有喪命,只是差點死掉。他很生氣、氣死了,這位首領在心裡想了想,就怪起龜王來。因為龜王去了別的地方,所以這位首領心想:「你們早就知道會有這場災難,卻不明說,好讓我們躲過這一劫。現在我們卻要面對這樣的災難,就這樣死去。你們卻安然無恙。你們所謂的慈悲心在哪裡?你們修觀音法門是為了什麼?你們開的是什麼悟?你們吃純素是為了什麼,也不跟我們說清楚讓我們知道,所以我們現在才會受這樣的苦?」這位首領現在對那位龜王感到非常怨恨,並說道:「我們發誓,生生世世,我都要和你一起投胎轉世,找一切機會報復你,以滿足我這個願望。」這位龜首領後來轉世為提婆達多,他總是想方設法要傷害釋迦牟尼佛。(是的,確實。)
但這都是因為這位首領,而非別人。釋迦牟尼佛已經警告過他們了,對嗎?他說那些不斷掉落的蜥蜴(族人)終有一天會為他們帶來災難。但是龜王並不知道到底是什麼災難,他只覺得他們會遭遇一些災難,僅此而已。而警告之後,那群烏龜(族人)不聽,還破口大罵、侮辱他,好像他侵犯了他們遷徙的權利、他們移居的自由。「不論我住哪裡,都別管我,不要干涉我的決定。」他們還責罵、咒罵龜王,差點就把龜王拿出來當沙袋打了。現在他們遭遇了災難,卻怪罪到龜王頭上。不只責怪,這群有害的龜(族人)的首領還想對龜王進行報復,然後說到做到。
因為他那時的怨恨、仇恨是如此強烈,所以他說的任何話都變成了詛咒。所以他當時說的話都成真了。後來他每次轉生為人,都是釋迦牟尼佛的死對頭。因此,儘管他追隨佛陀,並向佛陀學習,卻從不幫助佛陀做任何事。他被稱為佛陀的堂弟,雖然追隨佛陀,卻根本不修行。他跟隨佛陀是為了好玩,也知道佛陀教的是什麼,後來,他就出來教錯誤的教理。他竊取了佛陀的工作。他教導錯誤的教理,他內邊沒有力量,只是從嘴巴傳話,只有外在而已,所以根本沒有效果。就好比他沒有糕點,但聽到〔佛陀〕稱讚糕點好,他回來也稱讚糕點好。所以聽到他的話的人都會流口水,但卻沒有東西吃!
故事最後說,龜王有預知災難的直覺,將自己的這群龜(族人)帶到另一個安全的地方,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。所以你們看得出來,他修行很長時間了嗎?所以有時勸告別人是相當困難的,對嗎?有時候,我們知道這些事,但卻說不出來。我們不明白為何我們會知道。此外,有時候我們打坐,然後知道了,但是當我們告訴別人,他們卻不相信我們。這就是為什麼除非絕對必要,我們才會講述自己的內在體驗;否則,我們不該告訴別人。如果我們告訴他們,他們不會相信我們,事後還會侮辱我們。真可憐!這世上很多人都是如此。
我們知道靈性之路,知道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的方法。而且,當我們還在世的時候,也可以減少很多痛苦。可是很多人都不相信。因為那種事情,我們無法向他們證明,只有我們自己知道。因為我們有修行,所以我們知道它是有益的,我們的痛苦就會降到最低。我們有更多的加持,內在有更多的快樂,有更多的寬容與大度,對誰都沒有嫌棄與仇恨。但我們只了解自己,這不是科學,可以得到黑白分明的證明。
然而,我們可以證明這一點。當我們的朋友親近我們,他們會注意到我們身上明顯的變化。但如果他們與我們並不親近,我們就無法拿出任何證據來告訴他們,這是第一點。第二點,雖然我們修行,但不能總是說:「我很好,你看到了嗎?你看,我修行很好。現在我很愛別人。我修行很精進。我很好!」這樣是不對的。我們說得越多,人們就越說我們在自誇。這就是為什麼這並不好處理。真的,如果有人能修行,釋迦牟尼佛早就度化全人類了。或是主耶穌基督早已帶領所有人進入天堂了。我今天不需要再忍受痛苦下來這裡工作,或是再來這裡工作了。
所以你們都明白一切了吧?(是的。)還需要我再說什麼嗎?只要這樣就夠了,很簡單。很好聽?(很好聽,師父。)像這樣的故事,這裡面很多,但你們都沒有看,卻說故事很好聽。(是的,師父唸得比較好聽。)什麼?你們太吵了,我什麼也聽不到。只要一個人說話,不要整群人說,不然我怎麼聽得到。所以你說什麼?(師父把故事唸得很好聽。)(是師父把它翻譯得很好。)什麼翻譯?這是悠樂(越南)語。(師父講得最好。)(只有師父能把故事講得這麼好。)只有我講得這麼好?(是。)因為我加了更多的鹽和胡椒在裡面。啊,不是,是加醬油。我加了醬油、調味料,這樣味道更好,就這樣而已。
照片說明:儘管處境受限,我們仍為他人綻放